top of page

法說精華:Lumentum(LITE)|FY26 Q1


摘要|Lumentum 迎來公司創立 10 年來單季新高營收 $533.8M,雲端與 AI 基礎設施相關業務占比逾 60%。管理層上修動能:Q2 目標營收中位數 $650M、較原訂時程提前兩季跨越 $600M 門檻。成長三箭:**Cloud Transceivers(雲端光模組)**重回持續爬升、**OCS(光交換)**驗證與擴產加速、CPO在 2026 下半年進入放量視野。核心供應鏈關鍵——InP 雷射產能將於數季內擴大約 40%,並推進 200G EML 與 CW 雷射雙線布局,以承接 800G/1.6T 長周期趨勢。

💰 財務狀況(非 GAAP)

  • 營收$533.8M(YoY +58%+;創歷史新高)

  • 毛利率39.4%(QoQ +160 bps;YoY +660 bps

  • 營業利益率18.7%(QoQ +370 bps;YoY +1,570 bps

  • 非 GAAP EPS$1.10

  • Opex$110.5M(佔營收 20.7%;含擴產與員工獎酬)

  • 現金與短投$1.12B(季增 $245M;含可轉債淨募資 $306M

  • CapEx$76M(擴充雲端/AI 產能)

  • 分部營收

    • Components$379.2M(QoQ +18%;YoY +64%

    • Systems$154.6M(QoQ 4%;YoY +47%


展望(Q2 / FY26)

  • 營收$630–670M(中位數 $650M,再創新高)

  • 營業利益率20–22%

  • 非 GAAP EPS$1.30–1.50(稅率 16.5%,流通股 ~83.5M

  • 成長來源約各半:Components(雲端/AI 需求廣泛)+ Systems(雲端光模組為主,少量 OCS 早期放量)


⚙️ 各產品發展狀況

1. Components(關鍵零組件)

  • InP(磷化銦)雷射

    • EML 出貨創新高(100G/lane 為主,200G占比開始上升)

    • 800G 用 CW 雷射已啟動出貨;100 mW CW 本月送樣、2026 年中量產(內供自家光模組)

    • 產能:良率/吞吐改善,未來數季內產出可望 +40%;需求>供給持續擴大

  • DCI/長距傳輸

    • 窄線寬雷射連續 7 季成長、YoY +70%

    • Line Subsystems、相干組件、泵浦雷射皆季增/年增,泵浦創單季新高

  • 3D 感測:季節性回升但佔比 <5%,整體營收結構已由雲端/AI 主導


2. Systems(系統產品)

  • Cloud Transceivers(雲端光模組)

    • Q1 持平,主因泰國產線擴產與製程爬坡;Q2 起進入持續成長

    • 800G 與 1.6T 將帶來「層疊效應(layering)」;1.6T 目標 2026 年中出貨

  • OCS(Optical Circuit Switch)

    • 泰國初期量產進度符合預期H2’26 起加速2026/12 單季瞄準 ~$100M

    • 硬體已在3 家客戶實驗室;軟體為關鍵里程碑(兩大客戶2026/Q1 完整認證、第三家年中

  • 工業雷射:延續市場疲弱,季減


3. CPO(Co-Packaged Optics)

  • 需求強於前季預期時程不變2026 下半年為主要放量)

  • 以 超高功率雷射為核心,透過 EOSFP 插拔樣件加速生態系導入與應用驗證


🔭 未來展望

  • 雲端+AI 基建長浪:公司估**>60%** 營收已來自 Cloud/AI;資料中心內外(Intra-DC/DCI/長途)全面受惠

  • 產品結構優化:InP 產能提升 + 200G EML 占比增加 + 1.6T 光模組 毛利優於 800G

  • 產線全球化泰國製造承接光模組與 OCS 放量,搭配 InP 內製雷射供應

  • 商業策略:以 長約(LTA)綁定關鍵客戶,在供不應求環境下選擇性接單、優先高毛利產品與客戶


💬 QA 重點摘要

  • 供需狀況(EML):即便 Q2 供給**>10%** 增加,缺口仍擴至 25–30%(上季 ~20%);以 LTA 聚焦少數長期贏家

  • 價格/毛利:已啟動選擇性漲價;2026 年有望更廣泛調整;200G EML 比重提升支撐毛利

  • 1.6T 時程2026 年中出貨;1.6T 毛利將顯著優於 800G

  • OCS 里程碑:硬體門檻已過;軟體整合為核心(兩大客戶 Q1’26 認證、第三家 年中

  • CPO需求上修時程不變2026 下半年);以超高功率雷射與 ELSFP 擴大客戶參與

  • 雲端模組客戶結構龍頭客戶仍是主力,並以「高技術難度/高毛利」機會為優先(如 TRO、1.6T

  • 產能配置外售為主(200G/100G EML 優先),少量 CW 配給內部模組需求


⚠️ 風險與關注點

  • 供給緊俏與分配取捨:InP 產能雖擴,但短期需求遠大於供給;客戶配給與價格協商需精準拿捏

  • 軟體進度風險(OCS):若整合/驗證時程延宕,可能影響 2026 年度分季節奏

  • 大客戶集中:雲端模組主要成長仍由最大客戶帶動

  • 產業節奏變動102.4T 交換 ASIC、1.6T 生態節點若延後,將影響模組放量時間

  • 資本開支周期:同業擴產與技術路線(EML vs. CW/SiPh)切換的不確定性


🧭 總結觀點

Lumentum 正處在 雲端/AI 光連結超級周期 的甜蜜點:

  • 零組件(InP 雷射)是獲利與護城河核心,200G EML+CW* 兩線並進、產能 +40% 抬升量與價。

  • 系統(光模組/OCS)由泰國製造承接放量,1.6T 帶動結構性毛利上修OCS 2026 年走向百萬級別季營收

  • 透過 LTA+選擇性接單+高毛利優先 的商業策略,在供不應求的產業態勢下最大化 EPS 與現金流。

Bottom line:若以中期視角(~6–8 季)觀察,Lumentum 具備「InP 供應樞紐 × 高毛利 1.6T × OCS/CPO 疊加」的多引擎成長型態;在執行力改善下,營收與毛利中樞仍有上修空間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法說精華:Astera Labs(ALAB)|Q3 FY25

✨ 摘要 Astera Labs 在  AI Rack-Scale 連結 需求帶動下,再創成長里程碑: 營收 $230.6M(QoQ +20%、YoY +104%) , 非 GAAP 毛利 76.4% 、 營業率 41.7%  創新高。 Scorpio P-Series  持續放量、 Scorpio X-Series  Q4 啟動初量產、2026 年進入高量; Aries PCIe 6 retim

 
 
 
法說精華:Credo(CRDO)|FY26 Q1

摘要|Credo 在 FY26 Q1 交出亮眼成績單——營收年增 274%、毛利率高達 67.6%。AI 資料中心的基礎架構升級推動 AEC(主動式電纜)需求爆發,四大 hyperscaler 同步放量。公司同時加速布局光學 DSP 與 LRO 產品線,製程直上 3nm,以迎接 1.6T 世代。PCIe retimer 也將於 2025 年導入、2026 年量產,擴大 AI scale-up 應用

 
 
 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
©2021 by DRFLYOUT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