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ECOC 2025 技術焦點:OIF 推動相干技術標準化與 AI 短距離應用

前言

隨著 AI 與雲端資料中心的高速發展,傳輸需求從 400G → 800G → 1.6T 不斷推進。相干光技術不僅在長距離傳輸 (DCI、骨幹網) 中廣泛應用,也開始進入 短距離 (2–10 km) 的資料中心內部場景。

OIF 作為推動光通訊互通性的核心組織,在 ECOC 2025 分享了近期的進展,包括 400ZR/800ZR 的應用、互通性測試數據、以及新一代 1.6T/3.2T 相干規格 (Coherent Lite)


內容

1. 400ZR 與 800ZR 的普及

  • 400ZR (2020 發布):主要應用於 120 km 內的 DCI,由 Hyperscaler 推動,已成市場主流。

  • 800ZR (2024 發布):進入商用部署,市場需求強勁。

  • ZR+:提供比 ZR 更高性能(更長距離/更高 OSNR 容忍度),目前由 OpenZR+ 與 Open ROADM 兩個 MSA 支援。


2. DCI 互通性測試結果

OIF 與 10 家模組廠商合作,進行大規模互通性測試,涵蓋 400ZR 與 800ZR

  • 結果:不同廠商之間的模組在 OSNR、接收靈敏度等指標上大多相容。

  • 問題:部分模組在 光保護切換 (Optical Protection Switch) 測試中,Chromatic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(CDC) 重新收斂需要數分鐘,導致恢復延遲過長。

  • 改進:部分供應商已將切換 hold-off 時間調整至 50 ms,成功改善恢復時間。


3. 下一代規格:1.6T 與 3.2T 相干

  • 1600ZR:目前進入最終投票,將於 2026 年發布。

    • 規格:支援最遠 120 km

  • 1600ZR+:分為兩種應用:

    • 最遠 1000 km

    • 最遠 2000 km (降速至 1200G)。

  • Coherent Lite (CL):針對 2–10 km 的資料中心應用,定位為 IMDD 的替代方案。

    • 預計支援 2 km LR 與 10 km ER 場景。

    • 目標是透過簡化 DSP 與 FEC,降低功耗與成本。

👉 OIF 表示,即使 1.6T CL 不一定馬上成功,但 3.2T 世代必定需要 CL,因此現在必須提前布局。


4. OIF 的角色與目標

  • Implementation Agreement (IA):OIF 透過會員投票推進專案,最終形成實作協議(類似標準)。

  • 互通性展示:定期舉辦現場 demo,加速市場採用,降低客戶風險。

  • 目標:確保新一代相干技術在跨廠商環境中能互通,支持 Hyperscaler 與電信商的大規模部署。


總結

OIF 在 ECOC 2025 的分享,凸顯了相干技術的三個關鍵走向:

  1. 400ZR/800ZR 已成熟,成為 DCI 標配,ZR+ 則補充更高性能場景。

  2. 互通性仍是挑戰,特別是在保護切換等高可靠性場景,但 OIF 的測試已推動供應商改善。

  3. 1.6T/3.2T 相干規格正在制定,其中 Coherent Lite 將成為未來資料中心短距離的關鍵補充,降低功耗與成本。

整體來看,OIF 的角色不僅是制定標準,更是透過互通性測試推動市場落地。隨著 AI 工廠規模持續擴張,相干技術將從長距離走向短距離,全面覆蓋 DCI 與資料中心內部網路


ree
ree
ree
ree
ree
ree
ree
ree
ree
ree
ree
ree
ree
ree
ree
ree
ree
ree
ree
ree

留言
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
©2021 by DRFLYOUT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