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OCP Global Summit 2025_Lotes_Copper Interconnect in 200G Scale-Up Networks

前言

在光互連(Optical Interconnect)逐漸主導 AI 基礎設施討論的時代,Lotes 在 OCP 2025 的分享反而回到了「電」的核心——銅互連 (Copper Interconnect)

演講者 Raymond Law 強調自己「不是光學人,而是信號完整性工程師」,並希望在這場充滿光模組展示的會議中,提醒大家:

「在 200G 時代,銅線仍然能發揮關鍵作用,甚至在某些情境下仍是最可靠的選擇。」

這場演講可被視為對近年 CPO(Co-Packaged Optics)與 LPO(Linear-Drive Pluggable Optics)浪潮的理性對照——它從實際的布線長度、損耗預算與系統設計層面出發,說明銅仍未退出舞台。


內容

1. Scale-Up 網路的結構與挑戰

Lotes 首先定義了 Scale-Up Network 的本質:

它是為了讓多個 GPU 加速器之間以最小延遲運作,使整個系統從外部看起來就像一顆「超級 GPU」。

這種連線必須具備:

  • 高頻寬、低延遲 的 Accelerator-to-Accelerator 傳輸;

  • 短距離(1–10 公尺) 內的可靠連接;

  • 低能耗與高可靠性,以支撐長時間 AI 訓練任務。

他指出,目前的 200G 系統對應速率約 212.5 Gbps per lane (OIF 224G spec),實際上對通道設計與線材品質的要求已非常接近物理極限。


2. 為何銅仍能在 200G 存活?

Lotes 引用了 OCP PCIe Extended Connectivity 的研究:

在實驗中,一條 1 公尺被動銅纜 (passive copper cable) 的插入損耗約 16.3 dB,仍能達標。

這表示:

  • 以當前技術,在機架內的上/下行連線仍能以純銅實現

  • 若設計合理,1–2 公尺的連線長度可完全覆蓋一整個 GPU 機架範圍。

換言之,銅在「Scale-Up(機架內)」距離上依舊具備競爭力。


3. Co-Packaged Copper (CPC) 與 Near-Packaged Copper (NPC)

為延伸距離與改善信號完整性,Lotes 提出兩種封裝延伸架構:

  1. CPC(Co-Packaged Copper)

    • 將連接器直接設置在 ASIC 封裝附近;

    • 可使用「flyover cable」降低走線損耗。

  2. NPC(Near-Packaged Copper)

    • 將線纜佈局於晶片周邊的中介層上;

    • 允許更長的外部連線距離(可達 1.4 公尺以上)。

這些設計概念已可量產,並在 Lotes 攤位展示實體樣品。

Raymond 特別指出:「CPC 與 NPC 是在光學接管前的銅延壽方案。」


4. 主動元件的導入:Repeater、Retimer、Redriver

當距離超過 1.5 公尺時,必須引入主動補償元件。

Lotes 提出三種典型解法:

  • Redriver:增強信號,成本低但需人工調校。

  • Retimer:重新定時信號,穩定但功耗高、成本貴。

  • Repeater Chain:在長距離銅纜中分段補償,用於兩機架之間(2–7 公尺範圍)。

這些設計使得銅纜可在 200G–224G 下達成 2 公尺主動距離 (Active Copper Cable, ACC)

Raymond 補充道:「今天的技術,2 公尺 ACC 不是問題,已可量產。


5. 機架實作與布線挑戰

在實際的 OCP 機架環境中,他建議:

  • 單機架內可採純銅設計(CPC/NPC + Redriver);

  • 相鄰機架間可採 ACC (Active Copper Cable)

  • 若距離超過兩機架(>7 公尺),則應轉換為光模組。

他強烈呼籲產業界避免將機架布線繞天花板或導管路徑,因為這樣會使距離無謂增加至 10 公尺以上,徒增成本與能耗。


6. 銅與光的分界線

在演講最後,Raymond 提出一個核心問題:

「到底什麼時候該從電轉光?」

他指出:

  • 銅仍具備 成本低、功耗低、可靠性高 的三大優勢;

  • 但光學方案(CPO / NPO)會在 頻寬密度與功率牆效應 下逐步取代銅;

  • 未來的理想狀態將是 混合式架構(Hybrid Interconnect),根據距離與應用選擇最佳傳輸介質。

他呼籲 OCP 社群應建立「電光轉換邊界的設計指南」,協助廠商決定何時導入光。


總結

Lotes 在 OCP 2025 的主張明確而務實:

「在 200G 時代,銅不僅沒有過時,反而是高效能互連的現實基礎。」

在機架內、相鄰伺服器間或 GPU 模組層級,

銅纜透過 NPC/CPC 與 Redriver 技術,仍能提供穩定、高性價比的解決方案。

它提醒產業:CPO 與光封裝雖是未來,但「在未來到來之前,銅仍是現在最可靠的解」。


延伸觀點

  1. 技術影響

    • Lotes 的發言可視為對 Broadcom EON / Ethernet Scale-Up 架構的補足,從實務角度指出「短距層仍屬銅的領域」。

    • CPC / NPC 的成熟,顯示「封裝內光電混合化」的過渡階段已開始具體落地。

  2. 供應鏈觀察

    • Lotes 作為 全球連接器與高速銅纜供應商,正積極布局 AI 機架級產品線。

    • 與 Amphenol、Samtec、Credo 等企業形成三角互補:前者聚焦標準與封裝、Lotes 強於系統佈線。

  3. 市場趨勢

    • 隨著 200G–400G 技術進入主流,銅與光的界線正從「交換機層」下沉到「GPU 模組層」。

    • 未來資料中心將形成 混合互連架構 (Hybrid Interconnect Fabric),以功率、距離、延遲為切換依據。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OCP Global Summit 2025_Broadcom_Interconnect Options for Ethernet Scale-Up Networks

前言 在今年的 OCP Global Summit 上, Broadcom  再次展現了它在 AI 網路架構中的主導地位。由  Tomahawk 系列產品負責人 Pete Delbecq  主講的這場演說,主題聚焦在: 如何讓 Ethernet 成為 Scale-Up 網路(機架內或叢集內 GPU 通訊)的核心骨幹。 這不僅是技術演進的問題,更是產業策略的轉折點——Broadcom 正在推動一個新

 
 
 

留言
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
©2021 by DRFLYOUT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