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COC 2025 技術焦點:AI 時代的光通訊—我們將走向何方?
- drshawnchang
- 9月30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前言
AI 的快速崛起徹底改變了光通訊產業的發展邏輯。過去透過線性趨勢預測的方式已經失效,取而代之的是爆發式的帶寬需求與快速更迭的產品世代。Cignal AI 在 ECOC 2025 的演講中,分析了 資料中心與電信光學市場的新常態,並探討 可插拔光學的主導地位 與 新興技術的挑戰。
詳細投影片請見以下QRCODE或是

內容
1. AI 帶來的新常態
非線性成長:傳統的線性模型無法預測 AI 驅動的光學需求,模組出貨量暴增。
數據:
2024 年出貨 2250 萬個高速模組。
2025 年預估達 3900 萬個。
速率演進:
400G 仍持續成長。
800G 模組需求暴增(+75%)。
1.6T 已開始展示,3.2T 預估 2029 年浮現。
2. 成本驅動:50 美分/Gbps
產業長期目標:50 cents per gig。
現況:模組雖然供不應求,但價格仍每半年下降約 10%。
預測:原先預計 2027 年達成,現有望提前至 2026 年。
3. 資料中心 vs. 電信市場
Datacom 光學:
2025 年市場規模超過 150 億美元,2029 年達 240 億美元。
規模遠超電信領域。
Telecom 光學:
2025 年市場約 50 億美元,2029 年達 80 億美元。
成長動能來自 可插拔相干光模組 (pluggable coherent)。
4. 可插拔光學的主導地位
資料中心內部:高速 pluggable 模組(400G、800G、1.6T)。
資料中心互連 (DCI):
2024:成長來自 400ZR / ZR+。
2026:800ZR 成為跨資料中心 AI 負載的關鍵技術。
2027-2028:1600ZR 開始部署,長途傳輸也走向可插拔化。
趨勢:IP-over-DWDM 取代傳統轉發器,50% 以上的光傳輸支出將投入可插拔模組。
5. 新興技術觀察
光電路交換 (OCS)
Google 實測顯示:40% 降低功耗、30% 減少成本、30% 提升吞吐量。
市場規模:預估 2029 年達 16 億美元。
挑戰:目前主要客戶仍集中於 Google,其他應用正在拓展中。
共封裝光學 (CPO)
優勢:潛在低功耗、高可靠性。
障礙:維護困難、供應商鎖定風險,缺乏先行部署者。
觀點:「CPO 是必然的,但不是即將發生的」(inevitable, not imminent)。
Coherent Lite
目標:在 10 km LR 應用中挑戰 IMDD。
限制:IMDD-LR 市場規模有限,目前僅小眾應用。
前景:有望在 3.2T 世代 成為更廣泛應用的技術,需提前建立供應鏈。
總結
Cignal AI 的分析指出:
AI 改變了遊戲規則:光學需求進入新常態,傳統線性預測失效。
成本曲線持續下滑:50 cents per gig 有望提前實現,價格壓力驅動產業快速演進。
Datacom 遙遙領先 Telecom:資料中心市場規模是電信的 3 倍以上。
可插拔光學成為核心:不僅主導資料中心內部,還將取代電信長途網路的傳統架構。
新技術漸進滲透:OCS、CPO、Coherent Lite 各自有潛力,但仍在探索階段,未來 3~5 年才會看到真正的產業化。
整體而言,AI 時代的光學產業正進入「高速演進 + 成本壓力 + 新技術試探」的複合期。真正的關鍵在於,誰能在可靠性、功耗與成本三者間找到最佳平衡,並在開放生態中搶佔先機。




留言